摘要

本文考察了1994年之后中国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运用RE指数、基尼系数按收入构成分解、基尼系数路径曲线、非效率指数四种方法分析,结果显示,1994年分税制之后,转移支付具有显著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具体而言,无论是用RE指数衡量的总体效应,还是用基尼系数按收入构成分解评价的边际效用,2001年之前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不断增强,其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非效率指数显示,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上的效率表现虽然处于不断改善的趋势中,但仍然不尽如人意,尚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具体而言,1996年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上仅实现其潜力(或最大值)的20%左右,即非效率指数值高达80%左右,2017年非效率指数下降到50%左右。非效率指数的分解结果显示,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方面之所以表现不佳,既有转移支付大规模地改变了各省份财力水平排序的原因,也有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对落后省份倾斜不足的原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