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回盲部炎症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 分析早期CD的临床特征, 为CD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发现不明原因回盲部炎症病变的232例患者, 对其进行>1年的前瞻性随访。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早期CD与非特异性肠炎和肠结核患者表现为腹部症状(腹痛、腹泻、腹胀、便秘、便血、排便习惯改变), 伴随症状(口腔溃疡、关节痛), ESR升高, CRP水平升高的患者比例,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粪便隐血阳性率, 内镜下病灶大小、形态、累及部位, 以及组织病理学结果。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CD相关因素。结果 232例患者中, 男155例, 女77例;初诊年龄为(43.9±13.8)岁;随访时间(范围)为27个月(12~79个月), 诊断为早期CD 29例(12.5%), 肠结核45例(19.4%), 非特异性肠炎105例(45.3%), 未明确诊断53例(22.8%);其中29例早期CD患者均有腹部症状, 在172例有腹部症状的回盲部炎症病变患者中占16.9%(29/172)。早期CD患者中表现为腹痛、CRP水平升高和ESR升高的患者比例, ASCA阳性率、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率和肠壁增厚者比例均高于非特异性肠炎患者[62.1%(18/29)比33.3%(35/105)、13.8%(4/29)比0、13.8%(4/29)比1.0%(1/105)、24.1%(7/29)比1.0%(1/105)、20.7%(6/29)比3.8%(4/105)和95.7%(22/23)比0], 表现为无腹部症状的患者比例低于非特异肠炎患者[0比31.4%(33/1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92, Fisher确切概率法, χ2=7.162、17.826、7.497, Fisher确切概率法、Fisher确切概率法;P均<0.05);早期CD患者更易累及多个部位(55.2%, 16/29), 以深溃疡(55.2%, 16/29)和长径为5~10 mm的溃疡为主(39.3%, 11/28), 非特异性肠炎则多局限于回肠末端(75.2%, 79/105), 以浅表溃疡(41.0%, 43/105)和长径<5 mm的溃疡为主(69.0%, 49/71)。早期CD患者中表现为无腹部症状的患者比例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率均低于肠结核组[0比15.6%(7/45)和20.7%(6/29)比68.9%(31/45)], ASCA阳性率和肠壁增厚者比例均高于肠结核组[24.1%(7/29)比0和95.7%(22/23)比11/1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 χ2=13.713, Fisher确切概率法, χ2=6.710;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腹痛和ASCA阳性是早期C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55, 95%CI 1.014~8.037, P=0.047;OR=10.033, 95%CI 2.274~44.250, P=0.002)。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回盲部炎症病变患者进行>1年的前瞻性随访可有效早期识别和诊断CD。有腹部症状的回盲部炎症病变是CD早期表现之一, 初诊时伴有腹痛、血清ASCA阳性是早期诊断CD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