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心血管外科行CABG的82例患者,按是否采用体外循环方式进行CABG分为体外循环组(41例)和非体外循环组(4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1年内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年内无死亡患者,非体外循环组移植物完全通畅率低于体外循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比28.57%,P=0.755)。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247.50(222.20,263.41)min比330.00(322.15,385.90)min,P<0.050]、术中及术后输注红细胞量[0.00(0.08,0.42)U比2.00(1.60,3.11)U,P<0.050;0.00(0.05,0.27)U比0.00(0.29,1.49)U,P=0.021]、术后第一天引流液量[367.50(349.93,499.57)ml比650.00(629.48,1058.96)ml,P<0.050]、术后入住ICU时间[1.94(1.52,2.36)d比2.00(2.55,5.36)d,P=0.025]及术后住院时间[14.00(12.91,17.87)d比16.00(17.42,25.31)d,P=0.016]均少于体外循环组,并且术后再开胸发生率(0%比14.63%,P=0.011)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7.32%比51.22%,P<0.05)亦低于体外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体外循环,采用非体外循环方式行CABG可能增加术后早期不完全血运重建风险,但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并降低治疗费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单位
    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