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推注速率对三孔导管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PIEB)分娩镇痛阻滞平面和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三孔导管PIEB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115例,年龄18~40岁,BMI 19~33kg/m2,ASAⅠ或Ⅱ级,宫颈扩张1~4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速组(n=59)和低速组(n=56)。两组镇痛药配方均为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首剂量给予12mL后接连200mL脉冲式镇痛泵。分别以400mL/h(高速组)和200mL/h(低速组)进行输注,两组均设置为每50min间断脉冲给药10mL,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给药8mL/次,锁定时间30min。记录产妇自脉冲给药开始后30min、1h、2h、4h、6h上感觉阻滞平面水平和VAS疼痛评分,并为每个平面匹配一个数值进行评分。记录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平均每小时镇痛药使用剂量、爆发痛发生情况。记录低血压、改良Bromage评分、总产程时间、分娩镇痛满意度、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低速组比较,高速组产妇感觉阻滞平面的分值在给药后1h、2h明显升高(P<0.05)。与分娩镇痛前相比,两组自脉冲给药开始后30min、1h、2h、4h、6h 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低速组比较,高速组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高速组的上感觉阻滞平面中位数为T7(T6,T7),低速组的上感觉阻滞平面中位数为T6(T6,T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脉冲给药开始后30min、1h、2h、4h、6h出现T6以上平面阻滞的概率、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平均每小时镇痛药使用剂量、爆发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改良Bromage评分、总产程时间、分娩镇痛满意度、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三孔硬膜外导管分娩镇痛中进行高速率PIEB给药并不能获得更高的阻滞平面,且没有改善分娩镇痛的质量,但有增加发生低血压的风险,在临床需额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