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考察山大颜根、茎、叶3个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并探究其抑菌作用机制。方法:将山大颜根、茎、叶的95%醇提物均制备成质量浓度为100 mg/mL(以提取物计)的药液,并以青霉素钠(0.5μg/m L)和硫酸链霉素(128 mg/mL)为阳性对照,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不同药用部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粪肠球菌等的抑菌作用。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山大颜抑菌活性部位,得到相应极性部位萃取物,制备成质量浓度均为100 mg/mL(以提取物计)药液后,考察其对上述6种菌的抑菌作用;并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培养基平板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极性部位及对药物敏感的试验菌株。然后在0.5MIC和MIC药物浓度下绘制敏感菌的生长曲线(作用36 h,每4 h测定1次),检测菌悬液中碱性磷酸酶(AKP)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作用10 h,每2 h测定1次),并以肉汤培养基代替提取物作为空白对照。结果:100 mg/mL山大颜根、茎和叶的醇提物对上述6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作用强弱为茎>叶>根;在山大颜茎的不同极性部位中,以乙酸乙酯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抑菌圈直径为(38.93±0.12)mm,MIC、MBC均为0.39 mg/mL。山大颜茎乙酸乙酯部位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菌悬液中碱性磷酸酶和蛋白质含量较空白对照显著升高(P<0.05)。结论:山大颜茎为抗菌活效部位,对常见的6种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以山大颜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能逐步破坏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