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主体角度来看,认同主要包括了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主体确认与表达身份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在已有的心理学研究中,认同并不仅仅只是对个体人格的确认与表达,它更强调社会对自我的影响,着力解决如何让大学生养成国民身份,保持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通过运用人类学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长期观察,提出通过突出改革开放精神、创新精神,结合课程思政与大学生的生活语境,进而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社会学视角,提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社会因素有关,并以在社会中的成长为标志,认为爱国主义的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重大意义。

  • 单位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