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絮团对脊尾白虾高密度养殖水体氨氮的影响

作者:马杭柯; 李志辉; 赖晓芳; 陈建华; 张庆起; 阎斌伦; 高焕*
来源:水生态学杂志, 2019, 40(05): 68-72.
DOI:10.15928/j.1674-3075.2019.05.010

摘要

为筛选适宜虾类工厂化养殖使用的生物絮团种类,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为实验材料,探讨了3种不同产地(河南、福建、河北)来源的EM菌产生的生物絮团对脊尾白虾高密度养殖水体氨氮(ammonia nitrogen, AN)浓度的影响。每种生物絮团下共设置600尾/m3、800尾/m3、1 000尾/m3共3个养殖密度,实验周期为8 d。结果显示,应用河南产地的EM菌,在600尾/m3、800尾/m3、1 000尾/m3养殖密度下,水体最终氨氮浓度为1.28 mg/L、1.52 mg/L、1.90 mg/L,日均节水率为50.1%;应用福建产地的EM菌,水体最终氨氮浓度为1.03 mg/L、1.48 mg/L、2.15 mg/L,日均节水率为52.2%;应用河北产地的EM菌,水体最终氨氮浓度为1.58 mg/L、1.78 mg/L、2.74 mg/L,日均节水率为24.4%;而对照组水体最终氨氮浓度分别为1.62 mg/L、2.12 mg/L、3.05 mg/L,以上3种生物絮团在脊尾白虾高密度海水养殖中均有降低水体氨氮的作用,且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揭示水产养殖过程中应对适宜的EM菌试剂进行筛选后使用。实验筛选获得了适合脊尾白虾高密度养殖的生物絮团,为进一步开展其工厂化养殖及节水减排提供了参考。

  • 单位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