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除因癫痫或脑功能障碍造成的抽动外,几乎所有的抽动行为和抽动症都有非常重要的心理起因。本文的作者是一位拥有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B证资格证书的幼儿园教师,平时在工作中擅长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她在工作中做了一个短暂性抽动症幼儿的心理辅导个案,温暖而发人深省。3~6岁的幼儿生性活泼好动,偶尔顽皮也不足为奇。然而,如果孩子出现不由自主、重复、快速地皱眉、眨眼、清嗓子或耸肩等动作,甚至伴有情绪激动和骂人抽动,这就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