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周围神经纤维再生环境的改变,可以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速度,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物理疗法可改善损伤部位局部微循环的流速,增进和刺激创伤的恢复进程,因此,对不同物理疗法的选择和照射剂量的控制,可否促进神经纤维再生速度?目的:观察不同物理方法照射对大鼠受损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实验室。对象:实验于2001-09/2002-09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实验室完成,雄性SD大鼠15只,体质量185~220g。干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生物频谱组5只,红外线照射组5只,分别给予相应的物理照射。损伤对照组5只不做照射。3组动物分别在手术后第14天,取手术侧坐骨神经段切片,以光镜下观察受损神经纤维溃变率的减少间接了解物理疗法对神经受损后的保护功能。主要观察指标:神经断裂处及靠近脊髓侧4点(1,2,3,4mm)和远离脊髓侧4点(1,2,3,4mm)受损处神经纤维的溃变率。结果:1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生物频谱组和红外线照射组的坐骨神经纤维与对照组在断裂处的远离脊髓侧神经纤维溃变率无差异(均为100%)。②在断裂处生物频谱组和红外线组的神经纤维溃变率明显降低(68%,89%),对照组最高(100%)。③3组靠近脊髓侧4点神经纤维溃变率呈递减趋势,即越靠近脊髓侧溃变率越低;并且生物频谱组最低,红外线组次之,对照组最高。结论:受损周围神经修复后,选用物理疗法辅助治疗可使溃变的神经纤维数量减少,有促进和加快神经纤维恢复的作用,其中生物频谱照射法效果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