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解读《故都的秋》中的审美意味,大家都会不遗余力地从中国的"悲秋"传统出发,以落脚在文中处处可见的"清、静、悲凉"。殊不知,作者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深受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学"影响,其文字之笔触应该是在"物哀美学"统摄下的再创造。物哀中的"哀"最初表示人们因感动、感叹而发出的声音"啊"和"哟",而"物哀"是一种外物触发的感动,且为瞬时之间、刹那之间的触物动情,感物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