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赋予了曹操形象更多批判色彩,然而,画像上的曹操则是名儒雅书生:头戴儒者方巾,而非影视剧中的九旒;神态亲和,而非凶恶;微倾作揖,而非手持宝剑。他复杂的性格是善与恶、宽广与狭隘、仁爱与弑杀等两面性的交织,但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其形象中的负面因素与中国正统观念的冲突越发尖锐。许多文学作品对其功过是非有夸大之嫌,而诗歌的盛行使他的形象艺术化,更是妖魔化。先入为主的印象难以改变,唯有通过文字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偏见才会有所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