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科书的编写不是孤立和随机的,更不是中立和纯学术的,它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紧密结合。通过教科书呈现的学校知识及其授受、评价的过程和方式都是社会建构的。统治阶层总会选取符合自己意识形态的知识,将其纳入课程内容,以实现社会控制。通过对教科书进行可以探析编写者与社会附加在其中的潜意识。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知识的主要载体,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英语课程是一门工具类、语言类课程,然而英语教科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价值的载体,编撰者选择哪些内容进入教科书,通过这些内容的传递期待学生获得什么,这其中明显地含有价值取向。教科书中所呈现的正面的儿童形象是编写者、社会所希望的、理想的形象,同时儿童形象对学生来说,有一种特殊的亲和感和吸引力,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儿童形象所体现的个性或品质特征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以儿童人物为切入点,以苏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分析文本对教材进行"好孩子"的形象分析。
-
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