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浆土是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一种低产土壤,主要存在养分含量低、质地硬、透水效果差等缺点。三江平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白浆土约占该地区耕地面积的1/4。改良低产地块,利用好白浆土耕地对东北地区粮食的稳产增产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白浆土形成的机理及低产的原因,总结了物料投入和机械改良两大白浆土改良策略,综述了不同改良方法对养分含量和物理状况的影响。白浆土的形成与分散在水中的粘粒下行和干湿交替导致的氧化还原环境变化有关。黑土层薄和存在障碍层次导致了白浆土低产。物料投入提高了氮、磷、钾及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促进团聚体形成,提高微生物及酶的活性。机械改土打破了障碍层次,改变了固、液、气三相之比,提高了水分渗透性,降低了土壤硬度。分析了不同改土方式的优缺点,对白浆土改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