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眩晕2号方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眩晕2号方治疗,疗程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椎-基底动脉血流TCD参数BA-VS变化。结果两组治疗第10天中医证候分值较治疗第1天均降低(均P <0.01),且观察组治疗第10天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P <0.01)。观察组治疗第10天TNF-α水平、NSE水平均较治疗第1天降低(均P <0.05);而对照组第10天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P> 0.05),NSE水平则升高(P <0.01)。观察组两指标同时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第10天BA-VS水平较治疗第1天升高(P <0.05),对照组与治疗第1天比较,差别不大(P> 0.05)。两组治疗第10天BA-VS水平比较,差别不大(P> 0.05)。观察组在改善眩晕等主要证候积分上更有优势,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眩晕2号方能够降低患者TNF-α、NSE水平,增加患者的后循环血流,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单位重庆市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