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R、NLR对食管鳞癌放化疗/放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科; 李涛*; 吕家华; 肖苓; 刘晓
来源: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 7(03): 327-332.
DOI:10.16689/j.cnki.cn11-9349/r.2020.03.015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液炎性反应标志物: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食管鳞癌放化疗/放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放化疗/放疗并经病理诊断明确的143例E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通过ROC曲线的约登指数分别确定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界限值,并分别将患者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χ2检验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并采用log-rank test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利用ROC曲线求得最佳PLR、NLR界值分别为196.67、3.55,低PLR组(<196.67)为120例,高PLR组(≥196.67)为23例;低NLR组(<3.55)为96例,高NLR组(≥3.55)为47例。放化疗/放疗前PLR和NLR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长度、T分期、N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治疗方式、PLR及NLR对ESCC患者的OS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LR、治疗方式以及T分期是影响ESC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PLR比NLR更能预测ESCC患者预后。结论 PLR和NLR可预测ESCC患者的预后,PLR还可作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