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收治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88例,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恢复情况、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呼气高峰流量(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态肺顺应性(Csta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V运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更有利于提高AECOPD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增强机械通气效果,加快肺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单位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