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实在的,过去我们对赵望云的认识只限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写生。人们自然不知道其中历史的与政治的缘故,所以,常常听到有些人讲:赵望云的作品没有提炼,没有高度,总脱不掉写生的窠臼,笔者认为,这实在是庐山境外的感叹了!今年(编者注:1996年)六月开始,我先后四次在赵振川先生家读了赵望云先生大量的六十年代之后的作品——更确切点讲,大多属于七十年代后的作品,使我震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