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1月—12月,根据《全国淡水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中底栖动物物种资源调查方法,在建瓯建溪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设12个站位,调查该区内耳河螺Rivularia auriculata的种群动态变化,为耳河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数据。调查期间共采集到耳河螺样本2 012个,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331 ind./m2和0.793 g/m2,离北津电站大坝越近密度和生物量越低。耳河螺壳长和湿体质量范围分别为7.41~36.34 mm和0.128~8.169 g,壳长和体质量关系为W=0.0007L2.648(R2=0.946,P<0.05),呈负异速生长。FISAT II软件对耳河螺的生物学参数及生长特性等的分析表明:基于von Bertalanffy季节性生长方程计算的生长参数为:L∞=39.15mm,K=0.77,C=0.84,WP=0.12,表明耳河螺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耳河螺总死亡系数Z为6.03,自然死亡系数M为1.68,捕捞死亡系数F为4.35;开发率E为0.72,表明耳河螺处于过度开发状态,需要及时保护耳河螺资源。

  • 单位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