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面覆盖模式对樱桃园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陈俊朴; 黄圣杰; 陈涛; 方从刚; 马鑫鹏; 郭文涛; 黄成毅*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21, 34(11): 2465-2472.
DOI:10.16213/j.cnki.scjas.2021.11.022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樱桃园土壤有机碳库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构建樱桃园可持续的地面管理模式。【方法】以传统清耕(CK)为对照,研究自然生草覆盖(NGM)、野豌豆覆盖(VSM)和地布覆盖(GCM)下樱桃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自然生草覆盖和野豌豆覆盖于0~20 cm土层剖面有机碳平均浓度较清耕均显著增加,而地布覆盖与清耕无显著差异,并有下降趋势。自然生草覆盖、野豌豆覆盖和地布覆盖下土壤颗粒态有机碳(POC)、溶解性有机碳(DOC)、轻组有机碳(LFO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含量及分配比例均高于清耕;其中自然生草覆盖下0~20 cm土层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平均浓度最高,分别达到4.82、1.56、3.79 g/kg,野豌豆覆盖下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分配比例最高。3种覆盖模式下土壤纤维素酶、淀粉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清耕,并且自然生草覆盖和野豌豆覆盖的提升效果优于地布覆盖,各活性有机碳与酶活性均有显著相关关系,颗粒有机碳主要受蔗糖酶和纤维素酶影响,溶解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主要受蔗糖酶和脲酶影响,易氧化有机碳主要受纤维素酶影响。【结论】自然生草覆盖和野豌豆覆盖均增强了樱桃园土壤碳库和酶活性,是樱桃园较为理想的地面覆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