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的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服务评估

作者:孙倩莹; 高艳妮; **波*; 王昊; 李凯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2019, 32(01): 66-73.
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18.11.15

摘要

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水文调节服务,通过对降水截留、过滤、吸收等手段,能够起到削峰补枯、缓和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的作用.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评估了2015年厦门市生态系统水文调节服务;以土地利用为驱动变量,对2010年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服务进行了评估,分析近年来厦门市加快城市绿化和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量为5. 43×108m3,时空差异较为明显.从各辖区来看,位于北部山区的同安区调节量(2. 91×108m3)最高,单位面积生态水文调节量(44. 61×104m3/km2)亦最高;建成区内的湖里区调节量和单位面积调节量均最低.从年内分布来看,5—9月生态水文调节量占全年的84. 96%,生态系统有效减缓了径流输出,起到削峰的作用;10—11月,生态系统通过拦蓄降水,将其转换为土壤水和地下径流,使得该时期的实际径流大于潜在径流,起到补充枯期径流的作用.在相同气象条件下,2010年和2015年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能力的空间分布整体一致,相比于2010年,2015年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能力有明显提高,各辖区调节量和单位面积调节量均有所增加.研究显示,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服务受气象条件和土地利用的共同作用,降水量越大,生态水文调节量越大,并且北部高植被覆盖区的生态水文调节能力高于南部建成区.

  • 单位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