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采用标准化的矢量分析法观察和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混合散光和远视散光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FS-LASIK矫正散光的患者41例(62眼), 其中混合散光组21例(30眼), 远视散光组20例(32眼)。分别于术前,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对术眼进行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眼压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采用标准化的散光矢量分析法和报告屈光手术散光结果的国际标准图表对手术指标进行评价, 包括等效球镜度(SE)、目标散光矢量(TIA)、手术引起的散光矢量(SIA)、误差的幅度(ME)、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差异矢量的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成功指数(IOS)等指标。组间ME、|AE|、|DV|、CI、IOS和SE差异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 组间不同时间点|AE|、|DV|、ME、SE之间差异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 术后6个月时, 混合散光组的|AE|和SE小于远视散光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 P=0.043;Z=-2.77, P=0.006);混合散光组的ME为负值, CI值大于1, 远视散光组的ME为正值, CI值小于1, 组间ME和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3, P<0.001;Z=-4.28, P<0.001);组间|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散光组术后6个月内各时间点|A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V|、ME、SE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98, P=0.001;H=10.54, P=0.014;H=10.90, P=0.012)。远视散光组术后6个月内各时间点|AE|、|DV|、M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11, P=0.018)。结论: 术后6个月内, FS-LASIK矫正混合散光的精准性优于远视散光, 矫正远视散光的稳定性优于混合散光, 矫正混合散光时有过矫倾向, 矫正远视散光时有欠矫倾向。
-
单位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