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当前规范法支盘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偏于保守、经济性不足的问题,依托中江高速改扩建项目对3根不同桩长和支盘组合的支盘桩进行了破坏性静载试验和理论研究。首先,通过分析试桩荷载-沉降曲线和桩体内力数据,研究了支盘桩桩体破坏以及荷载传递特征。其次,以Meyerhof基础极限承载力理论为基础推导适用于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模型,并引入投影面积比和截面突变系数以考虑分支承载力。最后,将理论模型计算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可行性。结果表明:依据现有规范设计的3根试桩安全系数分别为2.8,3.0,3.0,可知支盘桩安全系数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由分支和支盘组成的支盘桩,盘体作为主要的承载部件,载分担比例最高,六分支承载能力仅约为等直径盘体的50%,并且桩端对总承载力的贡献度很小;短桩相对于长桩直杆段占比小,分支和支盘承载占比更大;支盘各部分的承载力发挥与桩长、分支/支盘设置以及支盘埋深密切相关;依据Meyerhof深基础端承力理论提出的支盘桩极限承载力通用计算方法可以考虑埋深、土体等参数对支盘承载性能的影响;理论和实测值的比较发现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分支/支盘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误差小于17%,支盘桩极限承载力计算误差小于13%,满足工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