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上课地点,在电视台录播室,而不是学校教室;每一次备课后,形成的是电视节目制作文案,而不是教案;每一堂课,听课的学生数,不是40、50人,而是百万、千万量级;每堂课都有一个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宏大主题,比如《信仰之光》《您好,百年》《上九天揽月》《雷锋的"朋友圈"》《绿水青山的呼唤》;每堂课的形态,不是教师板书、学生做笔记,而是声光电等新媒体新技术共同打造的"3D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