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羟考酮与吗啡用于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20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部分喉切除术的男性喉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组和吗啡组,每组各50例。羟考酮组术后行羟考酮配置的PCA,吗啡组术后行吗啡配置的PCA。PCA设置为药物浓度0.5 mg/mL,背景剂量0.1 mL/h,单次量为3 mL,时间间隔10 min。记录患者术后苏醒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12、24 h静息和吞咽时的疼痛VAS评分,术后24 h内患者的PCA药物使用量、不良反应(恶心、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情况,术日夜间睡眠质量,术后24 h内镇痛治疗满意率。结果 两组间患者的年龄、体重、BMI、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苏醒即刻的疼痛VAS评分均为1(1.0,1.0)分。羟考酮组患者术后30 min和术后2、4、12、24 h吞咽时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吗啡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静息时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羟考酮组术后24 h内PCA药物使用量为(31.9±4.4) mL,显著低于吗啡组的(35.5±3.6) mL(P<0.05)。羟考酮组患者术后24 h皮肤瘙痒发生率为28.6%(14/49),显著低于吗啡组的69.4%(34/49,P<0.05);两组间恶心和尿潴留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患者术日夜间睡眠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羟考酮组患者镇痛治疗不满意率为2.0%(1/49),显著低于吗啡组的30.6%(15/49,P<0.05)。结论 与吗啡相比,羟考酮用于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PCA药物使用量更少,术后吞咽时镇痛效果更佳,皮肤瘙痒发生率更少;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咽喉肌肉活动,进行吞咽和呼吸训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