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共培养模型,验证结肠癌相关性Breg细胞促进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结肠癌细胞CT26及MC38与B细胞构建共培养模型,诱导结肠癌相关性Breg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CD19+IL-10+B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结肠癌相关性Breg细胞条件培养基中VEGF-A、VEGF-C和VEGF-D的分泌水平。利用划痕实验及管腔形成实验检测Breg条件培养基干预后淋巴结内皮细胞SVEC4-10的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结果:与24h共培养体系相比,BregCT26诱导组[(4.90±0.05)%vs.(27.63±1.12)%]和BregMC38诱导组[(5.85±0.86)%vs.(24.27±2.27)%]在48 h共培养体系中能诱导更多的Breg细胞,且结肠癌相关性Breg诱导组VEGF-A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管腔形成实验及划痕实验结果表明,结肠癌相关性Breg细胞能增强SVEC4-10的成管和迁移能力。结论:在肿瘤微环境中,结肠癌细胞通过诱导B细胞向Breg细胞转化,上调VEGF-A和VEGF-C分泌水平,增强SVEC4-10的成管和迁移能力,从而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