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稻米品质指标改良现状及效果,采用部标评测、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3种方法对40个新育成品系综合品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全部达到农业农村部优质标准,籼稻的改良效果优于粳稻,外观品质特别是垩白度的改良效果最差。胶稠度、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变异较大。聚类分析将40个品系分为优、中、差3个类群,类群间部分品质指标有显著差异。通过3种方法筛选出21个品质较好的品系,其缺陷是糊化温度和垩白度的优质率较低,其中8个品系在综合品质上达到农业农村部优质标准。再通过与四川省区试对照品种宜香优2115的品质比较,最后确定4个优质品系可作为优质资源。现有改良方法在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等指标上的选择效果显著,垩白度和糊化温度是今后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应加强对垩白度和糊化温度的选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