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与"质"之间的关系与定义,最早出自于孔子。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用白话文解释是:人的性格过于质朴就显得粗鲁不堪,俚俗浅鄙;人在礼仪上过于谦恭就会显得虚浮轻佻,矜夸不实。只有质与文的和谐统一,才算得上君子。这也是孔子对做人所定下的最高标准了。对人的行为与品行的评说将不作深入探究,现在只就文学作品中的"文"与"质"进行一次探讨。自孔子提出"文质"之后,后世的文论中最早赋予文质新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