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李庆生主任医师治疗干眼的用药规律,将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数据化以便更好地传承其学术思想。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4日—2018年11月6日李庆生治疗干眼的病历资料共计79份。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及处方用药信息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统一中药名称后,对药物的属性、用药频次和功效进行分析,采用Ward联结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一般状况:79份医案共涉及中药102味。其中四气以寒性(40味,39.22%)最多,五味以甘味(47味,46.08%)最多,归经以肝经(29味,28.43%)最多。(2)辨证分型:共涉及4个证型,分别为肝肾亏虚、阴血不足证(40次,50.63%),邪热留恋证(27次,34.18%),肺阴不足证(10次,12.66%),脾胃湿热证(2次,2.53%)。(3)用药频率:用药频率>20%的药物(核心药物)共有21味,用药频率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甘草(75次,94.94%)、麦冬(70次,88.61%)、北沙参和山药(各62次,78.48%)、菊花和枸杞子(各61次,77.22%)。(4)核心药物功效分类:21味核心药物中,以补虚药(10味,47.62%)最多,其次为清热药(6味,28.57%),解表药(2味,9.52%)。(5)聚类分析:得到3类组方,功效分别是为益气补阴、清热解表;清热解表、凉血泻火;养阴补血、清热泻火、引药上行。同时又得到5个药对:甘草-麦冬;密蒙花-白芷;玉竹-熟地黄;桔梗-黄芩;阿胶-石斛。结论 李庆生对干眼的主要治疗原则为补虚、清热、解表,用药主要从肝肾、肺、脾胃的调治入手,有3类组方分别用于肺阴不足证,邪热留恋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证。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