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文学,理解中国文学,需要关注作者的审美感受、文本的内在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结合具体情境,调动个体的知觉与想象,充分理解它们并加以有效利用;要从"引譬连类"入手,引领读者重新发现中国"‘文学’世界的轮廓,以及它如何深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状态",从而认识中国思维与创造的独特性,体认"具体性思维"和"具体性的科学";要像王之涣《登鹳鹊楼》那样,采用独特的视角观看,利用独特的"譬喻框架"引譬连类,重新发现并不断拓展中国"文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