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简称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的流腮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腮报告病例及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 MuCV)剂次数据分析聊城市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7—2020年聊城市流腮报告病例共681例,年均发病率为2.81/10万,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5)。东昌府区年均发病率最高,为5.66/10万,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4,P<0.05)。全年各月均有报告病例,发病呈季节性规律,4、5和9月为报告病例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67∶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4,P<0.05)。报告病例主要在15岁以下人群,占80.03%,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888.70,P<0.05)。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565例,占82.97%。在有MuCV免疫史的15岁以下人群中,报告病例226例,占41.47%。2018年莘县、茌平区、东阿县和高唐县4个县区健康人群流腮IgG抗体阳性率,高唐县最高,为92.00%,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P<0.05)。结论 4年来聊城市流腮报告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是流腮防控的重点人群,须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证查验及MuCV接种、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