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单切口与传统双切口长屈肌腱转位术治疗MyersonⅢ型中老年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106例Myerson Ⅲ型中老年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54例, 女52例;年龄48~82岁[(67.2±8.4)岁]。60例行改良单切口长屈肌腱转位术(改良单切口组), 46例行传统双切口长屈肌腱转位术(传统双切口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足与踝功能评分(FAOS)、视觉模拟评分(VAS)、恢复行走时间及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6~52个月[(37.4±9.5)个月]。改良单切口组手术时间为(51.6±7.4)min, 术中出血量为(16.6±3.9)ml;传统双切口组分别为(72.8±7.5)min、(32.9±5.2)ml(P均<0.01)。两组术前AOFAS踝-后足评分、FAOS、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和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良单切口组FAOS分别为(112.6±3.0)分、(114.4±3.1)分, 传统双切口组分别为(110.8±4.1)分、(112.7±4.3)分(P<0.05或0.01)。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FAOS及VAS较术前显著提高或降低(P均<0.05)。所有患者恢复伤前日常活动, 其中改良单切口组恢复行走时间为(9.6±2.0)周, 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间为(12.7±1.7)周;传统双切口组分别为(10.8±1.8)周和(13.7±1.9)周(P均<0.01)。改良单切口组1例切口浅表感染, 口服抗生素后治愈。传统双切口组2例切口浅表感染, 1例深部感染, 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1例足底内侧神经损伤, 均内科对症治疗后治愈;2例爪形趾畸形, 垫定制鞋垫及功能锻炼后无疼痛等不适。改良单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 传统双切口组为15.2%(7/46)(P<0.01)。结论与传统双切口比较, 改良单切口长屈肌腱转位术治疗MyersonⅢ型中老年陈旧性跟腱断裂, 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并减少并发症。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宁波市第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