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澄清莲心总碱 (TAL)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同化学结构带正电的氨基是否使之具有抗牵张性心律失常的共同效应。方法 通过膨胀心室腔内的球囊、夹闭升主动脉和牵拉乳头肌建立心律失常、动作电位时程的缩短和触发活动的模型。采用离体心电图、细胞内微电极和在体单相动作电位的标准技术进行记录。结果 ①TAL和甲基莲心总碱 (TMAL) (2 .5 ,5和 10 μmol·L- 1)能剂量依赖性的缩短大鼠离体心脏牵张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 ,从对照组的 (2 .16± 0 .38)s减少到 (1.5 3± 0 .14 ) ,(0 .93± 0 .2 1) ,(0 .5 2± 0 .35 )s (TAL )和(1.5 9± 0 .16 ) ,(0 .94± 0 .2 1) ,(0 .79± 0 .15 )s(TMAL)。②在麻醉豚鼠 ,TAL 2 .3mg·kg- 1iv和TMAL 2 .6mg·kg- 1iv能显著抑制夹闭主动脉引起的单相动作电位 5 0 %和 90 %复极时程的缩短及触发活动的发生率 ,分别从 (2 8.9± 8.1) %减少到(5 .4± 1.2 ) %和 (10 .8± 2 .3) %。③TAL和TMAL也能显著抑制牵拉豚鼠乳头肌所致的动作电位 5 0 %和 90 %复极时程的缩短。结论 TAL和TMAL能抑制牵张性心律失常和牵张引起的动作电位的改变 ,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牵张活化的离子通道实现的。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