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乌梅丸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乌梅丸治疗IBS-D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RCTs),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6月23日。文献质量采用Cochrane手册中Cochrane风险偏倚工具进行评估;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均由两名评价员独立完成。纳入研究的数据分析应用RevMan5.3软件。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计753例患者,其中实验组394名,对照组359名,Meta分析显示乌梅丸加减治疗IBS-D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67,95%CI(2.31,5.83),P <0.00001],且在改善腹痛[SMD=-0.65,95%CI(-0.71,-0.59),P <0.01]、腹泻[SMD=-0.45,95%CI(-0.52,-0.37),P <0.01]症状和复发率[RR=0.28,95%CI(0.14,0.54),P <0.01]上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不良反应情况仅有2项研究报道,1项研究报道常规西药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方面未出现不良反应;另1项研究未报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疗效评价结果较稳定。发表偏倚方面,"漏斗图"显示对称,提示偏倚较小。结论乌梅丸加减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而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较少,在腹痛、腹泻症状改善方面较明显。但因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少,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和研究质量较低,故本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