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例气阴两虚型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人30名为正常组。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通络方,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口服,每次0.1 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ASA)检测正常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 (IL-18)水平,免疫印迹实验法(WB)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PBMC细胞焦亡形态。评估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自我报告指数(ESSSPR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魏氏法检测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散射比浊法测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C4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60.0%,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ESSDAI、ESSSPRI评分、ESR、CRP、IgG水平明显降低,C3、C4明显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正常组比较,透射电镜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PBMC均出现胞浆肿胀、膜破裂、鼓泡等焦亡形态学变化,患者血清IL-1β、IL-18水平及PBMC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LRP3、caspase-1、GSDMD水平及IL-1β、IL-18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两组患者PBMC细胞焦亡均减少,治疗组细胞焦亡减少更明显(P<0.01)。结论 益气养阴通络方可有效缓解SS临床症状及免疫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功能,抑制细胞焦亡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