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胎儿肝强回声变化规律和病因,为临床咨询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肝存在强回声灶的单胎孕妇63例。记录孕妇基本信息,胎儿大小测值,强回声病灶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并胎儿其他结构异常,胎盘、羊水、脐带、胎儿脐动脉血流等情况。随访入组病例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及母体病毒系列(TORCH)检查结果及胎儿强回声灶随孕周的变化及妊娠结局。所有活产婴儿都详细记录新生儿出生信息,出生后生长发育及肝超声复查情况。总结、整理产前产后资料,探讨肝强回声变化特征和病因。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出生后回声消失与否2组病例的出生前病灶长径的差异。结果 63例胎儿中合并胎儿其他结构异常者17例(27%,17/63),孤立性肝强回声灶46例(73%,4/63);染色体异常2例(3%,2/63),均为21-三体;母体病毒感染3例(5%,3/63);胎粪性腹膜炎1例(2%,1/63)。17例合并胎儿其他结构异常的病例中有2例终止妊娠,1例新生儿死亡,2例生后接受手术治疗。共随访到52例生后信息:27例出生时强回声灶仍存在,出生前病灶平均长径为0.70 cm,中位数为0.60(0.60,0.80)cm,25例出生时已消失,出生前病灶平均长径为0.47 cm,中位数为0.50(0.40,0.60)cm,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4,P<0.001)。所有活产病例结局均良好。结论胎儿肝强回声灶并不罕见,部分胎儿肝强回声灶(长径较小)可自发消失。孤立性病灶病例占比比既往文献高,且预后良好。母体病毒感染主要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当合并胎儿其他结构异常时,建议通过无创DNA或羊水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