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代石刻所载水旱祈祷祝文片段与独立成篇的祝文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区别。后者延续祝文的撰述传统,一般以"敬神"面貌示人,而石刻祝文片段的特征则为"毁庙""责神"等反传统表达。由于自然灾害与地方官政绩之间具有联动关系,因此唐代的祝文叙述中实际上隐藏着地方官的一种治理焦虑。石刻祝文中的毁庙、责神等反传统表达,则是治理焦虑心态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然而,对于祝文的受众而言,他们从祝文文字中所能体会到的,实际上并非地方官的焦虑,而是地方官的"德政"。地方官之所以将这些另类文字创造性地镌刻于石碑之上,就是为了通过这些极富张力的表达方式,引起读者对地方官德政的关注,从而达到地方治理之目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