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益肺宣肺降浊中药颗粒对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发生12~72 h内选择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和中药组33例,常规治疗组按脑梗死急性期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之上加用益肺宣肺降浊中药颗粒;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6个月后检测血浆Lp-PLA2、Hcy、MMP-9以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的面积以及斑块数量的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个月后,2组血浆MMP-9均降低(P<0.05),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中药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2组血浆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Hcy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中药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2组血浆Lp-PL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Lp-PLA2均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中药组降低程度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颈动脉彩超提示,IMT值、斑块数量及斑块的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复查颈动脉彩超提示,各组IMT值、斑块数量及斑块的面积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中药组IMT值、斑块数量及斑块的面积下降程度较明显(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6个月后,2组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中药组NIHSS评分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联合益肺宣肺降浊中药颗粒能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Lp-PLA2、Hcy及MMP-9水平,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改善血液流动、稳定斑块的作用。

  • 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平舆县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