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岩油气成藏特征与中国陆上深层基岩油气勘探方向

作者:汪泽成; **春; 王居峰*; 程宏岗; 施亦做; 孙琦森; 姜华; 阿布力米提·依明; 曹正林; 徐洋; 龙国徽; 陆加敏; 黄林军
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3, 1-11.

摘要

基于全球基岩油气藏数据库和中国基岩油气藏解剖,深入分析基岩储集层油气成藏特征,探讨深层基岩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和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全球已发现的基岩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埋深小于4 500 m的中浅层,层位以太古宇和前寒武系为主,储集层岩性以花岗岩和变质岩为主;规模较大的基岩油气田主要分布在中新生代板块构造活动带的裂谷盆地、弧后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基岩油气成藏特征主要表现为:(1)以孔隙-裂缝型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为主,规模成储期为盆地基底风化剥蚀期及后期构造改造期,非均质性强,强抗压实作用导致储集层物性不受埋深控制;(2)他源供烃,成藏组合可划分为烃源岩-基岩接触型和烃源岩-基岩分离型两大类;(3)烃源岩异常高压和基岩储集层常压-低压,导致烃源岩与储集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力差,有利于深层基岩抽吸成藏。基底构造活动性、成藏组合关系、深大断裂(尤其走滑断裂)发育程度及区域性盖层等是深层基岩选区评价的主要因素;古老克拉通盆地陆内裂谷边缘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紧邻生烃凹陷的古生代褶皱基底和中新生代块断基底,均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是未来深层基岩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 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油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