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癌胚抗原放射免疫分析浅议临床专业的核医学实验教学

作者:李卫鹏; 何娟娟; 李辉; 孙俊杰; 袁超*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22, 20(10): 1777-1780.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01

摘要

在核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消除医学生的恐“核”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掌握核医学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核医学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核医学课程是一门特殊的医学专业课,涉及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属于多学科交叉,涉及范围较广,内容较为繁多,复杂且抽象,学生理解消化课程内容比较困难。因而,在理论课的教学结束后,适时开展核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提升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实验课程中紧密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核医学理论知识的正确掌握和深刻领会。通过对临床上辐射防护现状的讲授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结合临床案例分析有助于加强学生们对核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操作中讲述辐射防护相关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在提高核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对核医学感兴趣并有志投身于核医学研究的专业人才。本文旨在结合临床专业学生的核医学实验课程“癌胚抗原放射免疫分析”,探讨通过核医学实验课的教学提高课程的理论教学质量,希望为核医学实验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并为培养高素质核医学专业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