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童急危重症患儿救治中的应用范围、模式、抗凝方式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PICU采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的102例患儿共377例次的治疗情况。结果 102例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的危重症患儿中, 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占首位, 共23例, 依次还有重度病毒性脑炎(脑膜脑炎)共16例、脓毒性休克11例、急性中毒7例、重度过敏性紫癜5例、坏死性脑病5例, 以及自身免疫性脑炎、溶血尿毒综合征等疾病。治愈51例(50.0%), 好转29例(28.4%), 死亡10例(9.8%), 放弃治疗12例。2019年血液净化应用频次最高, 共47例, 高于2018年和2020年(P<0.05), 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治疗的患儿最多, 共56例, 该模式应用比例3年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模式应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抗凝方式的选择上, 全身抗凝及体外抗凝方式的选择比例在不同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体外抗凝的应用逐年增多。选择无抗凝剂的比例在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9年血液净化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最高, 以导管相关性血栓最多(30例次), 后依次为低体温、导管滤器凝血、血肿形成、导管相关感染、低血压、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每年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童急危重症患儿的救治中应用广泛, 疾病种类多样化, 最常应用的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体外抗凝为最常用的抗凝技术, 导管相关性血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 单位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