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华南9号(SC9)木薯生长及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湖南地区木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CK(不施氮肥)、T1(酰胺态氮—尿素)、T2(铵态氮—硫酸铵)、T3(硝态氮—硝酸钙)四个处理(土壤肥力水平一致,氮肥施用量均为180kg/hm2)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木薯的株高、茎粗、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较CK处理均提高了木薯的株高、茎粗、产量与品质,T2处理下木薯的株高、茎粗、产量、干物率、淀粉含量均最高,较CK处理显著提高13.51%,32.24%,61.72%,6.44%,19.86%。施氮改变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T2处理对木薯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效果最好;T2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块根形成和块根膨大期T2处理的速效钾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与CK处理相比,施氮提高了木薯根际土壤酶活性。随着生长期的推移,脲酶活性表现为逐渐升高,蔗糖酶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其中T2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综合来看,在湖南地区,氮素形态不同对木薯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较CK处理施氮处理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进而提高了木薯地上部分的生长,从而提高了木薯产量与品质。其中以施用铵态氮肥更有利于木薯SC9生长和产量提高。

  • 单位
    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