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制作兔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对早期ASCI定量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30只中国大耳白兔,随机抽取24只作为实验组,另6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中度急性脊髓损伤;对照组仅暴露脊膜,不损伤脊髓。在造模后第1、3、5、7天行常规MRI、DTI扫描、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图像后处理,于MRI检查完毕,取兔脊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各时间点炎性细胞数目、脊髓大型运动神经元数目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呈明显的相关关系。DTT图像显示脊髓出现缺损、卷曲、断裂等征象。结论:DTI的参数(FA值、ADC值)可反映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变化,临床上可将DTI作为急性脊髓损伤的评价方法之一。

  • 单位
    贵州省人民医院; 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