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杜诗"自在娇莺恰恰啼",从宋迄今释义纷繁,《汉语大词典》与杜诗注本大多视为"莺啼声",前哲今贤又有正好、频繁、密集、特意等义,权衡唐宋人用例,视作"处处"义,则按之诸例,均为吻合。而释作"莺啼声",不仅失去偶对之恰切,亦与他例不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