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钉方法矫治儿童下肢不等长和成角畸形

作者:孙琳; 孙保胜; 张学军; 李承鑫; 祁新禹; 白云松; 郭东; 于凤章; 潘少川
来源: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 3(05): 370-373.

摘要

目的回顾总结北京儿童医院自1989年至2007年应用U型钉方法矫治儿童下肢不等长和成角畸形的体会。方法对于下肢成角畸形,以及由于肢体过度生长造成的肢体不等长,采用U型钉皮下置入方法(亦即Blount临时骺阻滞钉技术)。如果达到治疗效果,即时取出,如果暂时未达到治疗目的 ,需要在置入U型钉后1年左右暂时取出,3个月后重新置入,以避免损伤骨骺。结果共有16例患儿接受了临时骺阻滞技术的治疗。1例先天性单侧肢体过度生长,1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单侧肢体过度生长,2例K-T综合征,2例Proteus综合征,4例重度双侧膝外翻,1例内生骨软骨瘤合并膝外翻畸形,2例外伤骺早闭造成的膝外翻,1例骨骺发育不良合并膝外翻,1例Blount's病,1例佝偻病合并膝内翻。2例U型钉脱出,无断裂现象,1例出现骨骺变形,1例在置钉位置出现软骨样组织增生,本组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结论骨骺未闭合之前的儿童存在生长发育的潜力,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如果患有肢体过度生长导致的肢体不等长,以及不同原因造成的下肢成角畸形,可以采用临时骺阻滞技术,依靠自身的生长发育能力,自动调节后予以矫治。该方法具有创伤小,近似微创,手术较为简单,效果良好的优点。但是,置入钉的数量、位置、体内维持的时间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