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四川盆地南部(蜀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台内礁滩分布认识不清的问题,结合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长兴期区域沉积背景,对蜀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的岩石类型、测井响应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蜀南地区长兴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晚二叠世长兴期蜀南地区为连陆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分为半局限台地相与潮控滨岸相,包括台内滩(礁)、半局限潟湖、碎屑潮坪3个亚相,岩性以颗粒灰岩、礁灰岩、生屑泥晶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与碎屑岩-混积岩为主。纵向上,长兴组由2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构成,海侵半旋回以潟湖沉积为主,海退半旋回以台内滩(礁)沉积为主。其中,台内滩亚相根据不同的岩性、滩体厚度等可划分虫屑灰岩微相(滩核)、藻屑灰岩微相(滩翼)以及滩间3个微相。平面上,长兴组一、二段的沉积相带展布具有继承性,较长一段而言,长二段沉积时滩体的沉积范围、规模均明显扩大,并具有向南、东迁移的趋势。高能相带的物性参数相对较好,为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研究结果对深化该区储层分布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单位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