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琥珀的资源获取与文化互动——以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为例

作者:赵彤; 李妍*; 王雅玫*; 卢靭; 王世莹
来源: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2, 24(06): 119-129.
DOI:10.15964/j.cnki.027jgg.2022.06.011

摘要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使用琥珀最多的朝代,其中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是辽代出土琥珀数量最多、品种最为丰富的墓葬。契丹民族在产生、发展及壮大的过程中,秉持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积极与各民族进行政治往来和经济贸易,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融合中原文化及其他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璀璨的多元文化。这种交融的文化也影响了包括琥珀艺术的辽代各类艺术形式。辽时本土琥珀的产量较少,且质地与契丹族所使用的琥珀相差较远,推测当时使用的琥珀产于欧洲波罗的海地区,由经丝绸之路进入辽境。对辽代的琥珀制品的器型、题材、工艺进行研究,辽代琥珀不仅展现了游猎等契丹民族特色,还吸收了以龙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并且也受到了佛教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综上所述,辽代的琥珀艺术是当时契丹与其他民族之间文化互动的有力佐证。

  •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