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笔者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呼中地区1∶20 000土壤测量Au、Ag、Cu、Pb、Zn、Mo、As、Bi等8种热液元素标准化后的978件样品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得到3个特征值> 1的主因子(CuPb-Zn-Ag; Au-Mo; Bi-As),但不能合理做地质解释;经过最大方差法的因子旋转后,得到3个新的主因子(Ag-Pb-Zn; Cu-Mo-Bi; Au-As),在地质解译上更具优势。新的主因子组合指示研究区内存在一热液系统,从含矿热液中心到远端,自南向北依次有高、中、低温元素沉淀,在工程查证中见到相应元素的矿化体产出。同时根据因子得分值与地质体的关系(主因子强度空间平面分布图),将成矿时间界定在早侏罗世与晚侏罗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