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手术治疗2~5 cm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效果及预后评价。方法 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直径在2~5 cm,经病理确诊的GIST 75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内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预后相关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预后。结果 共有75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内镜手术组103例(13.66%),传统手术组651例(86.34%)。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人种、婚姻状况、是否化疗、肿瘤发生部位、核分裂象和平均生存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镜手术组肿瘤直径小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P=0.004)、人种(P=0.022)和化疗(P=0.003)是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的关键因素,年龄(P=0.015,P=0.000)、人种(P=0.019,P=0.011)和婚姻(P=0.005)是影响总生存期(OS)的关键因素。多因素Cox分析显示,性别(P=0.040)、年龄(P=0.001)、人种(P=0.029)和化疗(P=0.002)是影响CSS的关键因素,年龄(P=0.004,P=0.000)、人种(P=0.014)和婚姻(P=0.023)是影响OS的关键因素。而治疗方式并不是影响CSS和OS的关键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人种、婚姻、肿瘤发生部位和肿瘤大小等因素后,两组患者CSS和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内镜手术治疗2~5 cm GIST与传统手术疗效相当,但内镜治疗的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成本,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单位临沂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