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估和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发房颤和晚发房颤的临床特征及预测因素,为更好地管理此类患者并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31例在我院诊断为ACS的患者,根据入院后有无房颤分为:无房颤组、早发房颤组(入院后24 h内房颤发作和终止)和晚发房颤组(入院后24 h后发病)。比较3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ACS患者早期新发房颤和晚发房颤的临床特征及预测因素。结果 83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81±14.30)岁。ACS后新发房颤的发病率为4.7%,其中早发房颤的发病率为1.7%,晚发房颤的发病率为3.0%。CHA2DS2-VASc>2分的患者新发房颤发病率较高。ACS后与无房颤组比较,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右冠状动脉病变、左回旋支病变、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而晚发房颤组患者显著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严重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吸烟、肾脏疾病、高血压、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左主干及前降支病变、未行冠脉血运重建等。ACS后新发房颤的预测因素为:糖尿病、右冠状动脉病变和左回旋支病变;而晚发房颤预测因素为:肾病、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二尖瓣反流、左心房增大、左前降支病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未行冠脉血运重建等。早发及晚发房颤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95%CI 0.617~0.853)、0.764(95%CI 0.587~0.901)。结论 早发房颤的预测因素为糖尿病、右冠病变、回旋支病变;而晚发房颤预测因素为肾病、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二尖瓣反流、左心房增大、前降支病变、STEMI、未行冠脉血运重建等。CHA2DS2-VASc>2分也可以预测ACS后新发的房颤。这些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能够早期预测ACS后新发房颤,从而指导我们更好的管理此类患者。

  • 单位
    乐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