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是诗歌表达的载体。比起对诗歌技巧的使用,关注语言本身的表意更能让诗歌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这需要清醒的语言本体意识与富有思辨的语言思维。语言学家写诗既是对语言的体悟,也是对语言表达可能的探索及对语言理论的思考。李心释语言学家的身份让他对诗歌语言拥有较好掌控力度,也让他的语言直觉更加敏锐,其作品体现了诗歌语言结构的整体生命力。李心释通过自己的诗语言可能性、张力及语言背后的生命观照呈现了诗歌、诗歌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的多重身份背后的毗邻关系。